学书心得
不知不觉跟着许老师学习已有大半年时间,这期间的收获令我终身受益。
书法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。书法作为一门艺术,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,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,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一个好的老师指引,把握学习方向,当然我是非常幸运的,能够遇到许老师。

2020年12月,我想学习书法,四处找老师,四处碰壁···终于在我母亲多方打听下才找到许老师。12月25日我拿着自以为很有“天赋”的“作品”第一次见许老师,我还记得老师说:连最基本的笔法都没有。许老师没有像我寻找的其他老师一样见面就夸我,写了一个月这么好之类的,然后决定就要跟着许老师了,唯有受到挫败,才能成长。

学习书法刚开始我很有自己想法,以为跟着老师学,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潇洒的行书,可老师让我从颜真卿的《麻姑仙坛记》写起,对于那个时候的我,就觉得这个字胖胖的,肥肥的,说来真的是神奇,学习了半个月慢慢能体会到帖子里的苍劲古朴,笔画少波折,用笔多有篆籀笔意。

1月16日练习《麻姑仙坛记》
一月到三月初,我学习了颜真卿的《麻姑仙坛记》《自书告身》《颜家庙碑》《颜勤礼碑》,那段时间我从觉得颜真卿的字不那么好看,变得越来越喜欢,尤其是《颜家庙碑》,更朴拙老辣,笔法圆润,端庄肃穆。这期间老师对我的指导示范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,每学一本字帖,我就将老师示范的贴在墙上反复观摩,感受老师的用笔,尽量体会老师说的,每一笔每一画。还有很多帖子上的破损和残缺,初学者自己去研究,花费大量时间不说,还不一定是对的,起到负学习的作用才是最大损失。

3月13日《颜勤礼碑》练习
3月期间我学习了颜真卿的行书《祭侄稿》,感受到了“天下第二行书”的通篇用笔之间的情如潮涌,气势磅礴,一气呵成。又学习了初唐四大家之一褚遂良的《阴符经》《倪宽赞》《雁塔圣教序》惊叹褚体扭转提按变化如此丰富,即使是相同的点画都不存在雷同的现象,楷书也可以写的如此灵动,空灵。

3月《祭侄文稿》课上纠正错误


3月《阴符经》及《雁塔圣教序》练习
4月前半个月我学习了米芾的行书《苕溪诗》及《米芾尺牍》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狂放不羁,有些夸张,但整体布局大气,稳不俗,险不怪,老不枯,润不肥,大概“无垂不缩,无往不收,也是此意。

4月《苕溪诗》练习
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,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,我参加了家乡的书法展,并且很荣幸的入了展,这离不开许老师的指导,从选书体到初稿再到定稿寄出,许老师无论是在微信上还是在课堂上,都在不断的帮助我,引导我,让我从脱离字帖无法拿笔写到通过集字完成一副副作品。


阿克苏市第七届临书临印展入展作品
五月中旬到五月底我学习了赵孟頫的《胆巴碑》以及《秋声赋》,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,赵孟頫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书法家,他的字,每一点,每一画,精准到位,法度严谨,精准的点画带来视觉上的华美,法度的严谨必然产生遒劲的力量,再外圆内挺之间,每副作品扎扎实实的冲击着学习者的眼球,收获一种线条形成的意向油然而生美之意境,令人赏心悦目。

五月临习《胆巴碑》
从六月到七月中旬,四年一届的新人展也在征稿,我知道对于我来说我的水平远远达不到,但是许老师还是鼓励我参加,从定书体,选取内容,选纸,定形式,和手工拼接纸张,材料颜色,全是许老师一步步耐心指导,还跟我讲很多他曾经参展的故事,这期间收获是让我受益匪浅。从创作书体开始选择《胆巴碑》到《秋声赋》再到参考《赵孟頫尺牍》许老师对我的每一步指导,每一个的打磨,都在让我学书路上不断生根发芽成长。印象最深刻的是,定稿那天,去的许老师家里,他的书房,一墙的书,一抽屉的印章,一地的练习纸,阳光照满的书房充满了知识的光芒。七月天很热,接近中午,许老师汗流浃背弯腰帮我一个一个的盖章,那瞬间觉得能遇到许老师真的三生有幸。虽然最终落选,但是我觉得这过程的收获是让我终身受用的。


新人展投稿作品
准备新人展两个月期间我还参加了“鲁山颜真卿杯”并且入选,“爱莲杯”和“楷书年展”,落选,爱莲杯是八尺作品我也第一次写这么大的纸张,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。我没有失落,因为这期间学习到的东西和经验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,越挫越勇,越上进。


爱莲杯八尺创作作品

鲁山颜真卿杯入选作品
到七月二十日左右这些展览投完,我又全身心的学习了《肥致碑》,初学隶书,蚕头雁尾写的不到位,第一节课完全不会写,于是,我回家后一周大量书写,笔画,两页字帖反复临写,思考,观察,感受许老师在课上说的灵动,沉着。写,对比,有时候脑子跟上了,手做不到,这个时候量变才能质变,大量的临,总是有些收获的,此碑偏古拙一路,多为方笔,结构组合,端正中又灵活多变,殊多生趣,而又沉着方劲。

《肥致碑》日常练习
八月底我开始学习《乙瑛碑》学习了一节课,但是身体忽然就不大好了,一直生病,然后住院,后来又去了北京动手术,这期间很多时间在卧床,没有上课,字也写的少了,但是许老师没有因为我没上课就不闻不问,他一直很担心我,期间还去医院看望了我。其实许老师平时经常告诫让我注意身体不要熬夜,累的时候看看书,多思考比多写有用,但是我没听,总是三天两头熬夜,有时候连着熬几夜,效率也低,还熬坏了身体。这期间在医院输液和在北京等手术的时间有时间我也会写写,但更多时候我再多看,多思考,许老师还会在微信出问题考我,相当负责。


八月九月住院等手术期间练习的《赵孟頫尺牍》
十月底,我出院啦,出院后的我迫不及待就想去上课,但因为动了手术,身体恢复原因,所以跟许老师商量大字小字同时学习,然后开始了探索柳公权《玄秘塔》的一笔一画,因为没有写过大字,所以大字写的尤为吃力,毛笔拿不直,侧锋太多,问题一大堆,但许老师很耐心从笔画慢慢教我,慢慢的也是稍有进步,能慢慢感受到柳体的俊俏英伟,引筋入骨,用笔强大,斩钉截铁,菱角分明,每一笔都要注意到顿挫,笔笔都要送到,短横粗,长横细,捺要写出一波三折,方笔居多,圆笔也有多用在点撇笔画上。

十一月《玄秘塔碑》

许老师讲《欧体书风成因与发展》理论课
这大半年时间,在许老师的成人班里,时间过的飞快,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学习,一起探讨,学习变的轻松愉快。学习书法后,我的变化也是蛮大的,首先我觉得心境和以前不一样了,能沉静下来,读书,没有太多杂乱的负面情绪,再就是学习书法的期间审美也在不断提高,许老师总是强调要提高审美,书法和生活一样吧,要学着去发现美。身体在慢慢恢复,接下来,要更加努力的学习,要思考,思想不能懒惰,多读书,日积月累沉淀,一切未来可期。

成人班一起学习的同学的作品,每一个人都很优秀。

班别: 成人班、高考班、中小学生班
科目:硬笔、毛笔、儿童画、水粉、素描等
胜利东校区:文化路虞新街路口东20米路南许斌书院 13070750966 (微信同号)
日向校区: 新华中学往北过桥新华甲巷路东许斌书院 15095164163 (微信同号)
关注书法美术,关注许斌书院书法美术请登陆:www.xuxiaobin.com或扫描下方二维码:
